那些中式家具,绝妙的,有趣的,实用的

呼和浩特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9426369.html

一直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家具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世界家具史上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完全不输现代人。

常规的古典家具看多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那些设计逆天的中式家具,绝妙的,烧脑的,有趣的,实用的……全都是智慧的结晶呐~

—马扎—

马扎这东西现在来看是很寻常的东西,但作为坐具“椅凳”的起源,还是个值得一说的东西。

在汉以前人们都是席地而坐,没有坐具。到了汉代,北方游牧民族的“胡床”(也叫马扎、交杌)传入,被汉灵帝青睐,人们才开启了由跪坐逐渐转向现在的垂足坐的进程。

马扎的力学原理很简单,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用材少、结构稳、轻盈小巧、开合自如,还是便携式的,真是累世千年而不倒。

要知道,这东西已经有3千多年历史了,古人的智慧不要随便怀疑。

—冷暖椅—

古时候没有空调电扇,夏天太热,冬天又太冷,要是有一种可以调节温度的椅子就好了,于是就有人发明了冷暖椅。

四出头管帽冷暖椅

据古代文献记载,冷暖椅是一种可以治病的家具,椅子下面的柜内夏天可以放凉水或冰块,用于降温,冬天可以放炭盆,用于取暖。座面上的棂格用于透气,使用时还会在上面放一薄片瓷板,使传热均匀。

如遇着凉或偶感风干,在上面坐一会就可得到缓解,如遇中暑或热伤风,坐上片刻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

清代冷暖椅

清康熙《一家言居宝器玩部》中的暖椅

文人们到了冬天,想要专心学习、书写,命人在书斋里备上这样一把椅子,那绝对是御寒利器。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里就有过详细的描写,还说这样是最经济划算的办法,既节约木炭又不会满室灰尘,完美。

—儿童椅—

儿童椅作为现代家庭常见物品,可不是外国传进来的,早在清代时期就有了。

清中期红木幼儿圈椅观复博物馆存

椅子上部采用圈椅形制,增加幼儿舒适感,下面设有可抽拉的踏板,以双腿悬空。设计合理巧妙,用料名贵,是富贵人家的专属。

下面这种竹制的母子椅就是儿童椅的“平民款”,也叫“母子椅”,福建地区多有流行。

正着放是大人坐的,侧着放是小孩坐的,一物两用,设计巧妙。

—七巧桌—

在宋代有一种组合桌叫“燕几”,“燕”通“宴”,顾名思义,是一套用于宴会的组合桌具,可根据宾客人数的多少,组合成适当的大小和不同的形状。受它的影响,后世人们还发明了“蝶几”和“七巧桌”。

燕几

燕几是六件一套的长方形案几系列,即可视宾客人数拼合,又可分开陈设古玩书籍。而明代的碟几则是在燕几的原理上大胆引进三角形,设计成一套13件的几案系列,合起来呈蝶翅形,分开组合的图形可达百余种。

碟几

到了清代了七巧桌出世,除了可分可合的形式之外,人们还可以利用分隔形状的热点,将之放置在室内不同的区域,利用率高,节约空间,使用灵活。玩具“七巧板”就是脱胎于此。

拙政园的七巧桌

苏州的拙政园,北京的颐和园,胡雪岩故居等处,都有七巧桌实物可供观赏。用料考究,造型精致,装饰也很有特色,很有意思。

—匡几—

匡几和前面的七巧桌类似,也是一套组合式家具。不同的是匡几组合起来的时候是一套立体博古架,拆卸了之后就是一套嵌套式四方框架,很有意思。

而且神奇的是不论从哪一个角度或位置上看,都看不到榫头和木材的横切面,可见设计之精妙,工艺之繁杂,令人赞叹。

燕几图

所有部件的尺寸必须严谨,如有一丝差错,就会影响其全局,导致其无法拼接,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力。

—圆角柜—

圆角柜看似简单,但却是不着痕迹的“半自动化家具”。其妙点就在于柜门打开之后,它会自动关门。

圆角柜上大下小,符合人的视觉落差,远看近看都觉得好看、稳固。当柜门安上后,重心就往里面偏了。在重力的作用下,一旦松开拉柜门的手,门就会自动关上。

而且古代真正工艺到位的圆角柜,两个抽屉里面是一个闭环。其中一个抽屉往里推的时候,因为内部气压的作用,另外一个会自动往外推。

黑胡桃木藤编门圆角柜

这款圆角柜,整体俊朗大气,有复古的禅意,也有精致的细节,4层分割储物,满足不同的收纳需求。

圆润的边角也是我最喜欢的设计之一,整个柜子一下就变得柔和亲切起来,比直来直去的方角柜更多几分优雅。

柜门采用传统的藤编工艺,藤面纹理清晰细密,黄铜锁扣与藤编相配,别有一番韵味。

好玩又有意思的家具还有很多,每一件的背后都是古人智慧和汗水,了解得越多越对咱们的传统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

齐家栗子提供更多装修资讯,喜欢我的朋友记得收藏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7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