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预算打造的“轻中式”设计,文艺精致有格调,拒绝千篇一律
提到中式风格,你首先想到的会是什么?厚重的实木家具、复杂的雕花设计。
提到新中式呢,你可能会想到山鸟画、屏风等等。
但是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想要的“中式”不是传统中式的厚重也不是新中式强调的韵味,而是一种更加轻盈柔和的“轻中式”。
带着几分简约、几分朴素、几分雅致还有几分文艺,那氛围感就像是在时光的柔波里寻梦。
这一期案例分享中要分享的就是一套“轻中式”风格的设计,屋主是一对95后的小夫妻。
房子面积不是很大只有86㎡,中规中矩的小三房,平常只有夫妻两个人居住。
女主希望在户型改造上能够模糊空间界线的划分,把空间的尺度感释放出来,能够形成一个通透且明亮的视觉感。
户型改造重点:
原始户型图改造后的平面布局拆除厨房墙体,借用厨房面积增加玄关收纳
厨房外小阳台纳入厨房空间,改善厨房的通风采光
厨房选择开放式设计,同时增加吧台功能
拆除客厅阳台移门,增加阅读区
借用书房面积给主卧增加收纳柜
拆除客房内隔墙,改造成多功能房间
公卫洗漱区内移,卫生间内做干湿分离
设计图于是设计师通过淡化色彩,轻体量的硬装和大体量的收纳为屋主打造了一个轻盈简约又带着几分禅意格调的居家氛围。
餐厅
改造后的餐厅放在了正对入户门的位置,在设计之初,设计师就一直在想如何让人一进门就能感受到一个与众不同的氛围呢?
餐厅效果后来“雨打芭蕉”的灵感就出现了,在江南的雨季,坐在庭前看雨打芭蕉荡起层层涟漪,满满的画面感。
艺术玻璃+仿真的芭蕉叶,再通过光影的渲染,便有了江南独有的朦胧美。
姿态不一的飞鸟吊灯和石膏灯盘仿佛就是被荡起的涟漪,人坐在转角的卡座上,那场景就像是在亭子里躲雨的人邂逅了这一场浪漫的惊喜。
客厅
站在餐厅往客厅看,这是一幅“岁月静好”的画面,就像是一位柔情的江南女子撑着油纸伞静静地站在雨巷中。
客厅白墙、素砖,干净通透。
硬装的木作采用木色+白色,软装则搭配黑胡桃深色来提升质感。
深与浅,轻与重的形式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空间的层次感就像是写意画的笔触在宣纸上渐渐的晕染开。
一步一景,客厅的阳台门洞应该算是整个客厅中唯一的造型设计了,但是它也绝对是整个客厅的点睛之笔。
夜幕降临时的阳台不规则的方圆门洞下放了一长书桌,这里是男主日常阅读和女主写作的地方。背靠着窗外,累的时候眺望一下远处的山景,这便是生活的仪式感。
客厅细节含蓄而内敛的气质,刻意的留白还有点到为止的中式元素,搭配上有质感的家具,让人意犹未尽又流连忘返。
客厅采用了无主灯的设计,所以点光源的设计就尤为重要,要突出光影的层次感。当夜幕降临时,客厅的灯光逐渐亮起打在素白的墙面上,暖暖的很幸福。
厨房
开放式的厨房与客厅之间用吧台做隔断,吧台对于年轻人来说真的很受追捧,它可以提升空间的格调也能够给生活增添仪式感和幸福感。
闲来无事时,两人坐在吧台边,小酌一杯,这便是属于二人世界的浪漫。
书房
有爱的互动沙发背后的小房间就是书房,为了增加与客厅的互动性所以在靠近过道的墙面上增添了窗洞,原木窗框中嵌入海棠玻璃,多了几分复古的气质。
在各种电子设备不离手的年代,纸质书籍依然能慰藉人心。捧一本书在台灯下,闻着油墨书香静静地去感受书中的故事,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情怀。
书房墙面上悬挂的《心经》,清秀的文字将朴素而深远的禅学理娓娓道来,让人在特定的空间中进入“无我”的状态。
改良的中式家具去繁存简,具有围合感的圈椅散发着淡淡的中式韵味。
主卧
卧室是造梦的地方,所以这个空间不需要太多的装饰。
浅木的色调和藤编元素带来自然的气息;暖黄的灯光,素雅的白墙还有几支绿植的点缀为原本平淡的空间增添了温和与浪漫。
主卧看向主卫的玻璃砖主卧的收纳柜是借用了书房空间设计成了嵌入式,白色的柜门与墙体融为一体,削弱了大体量柜体带来的逼仄感。
为了增加主卫的采光和视野的通透,主卧与主卫之间的部分墙体用玻璃砖代替,不仅开阔了视野也提升了颜值。
主卫
主卫空间比原来增大了一些,地砖和墙砖都是以白色系为主,搭配原木色的浴室柜,很干净清爽的氛围。
多功能房
多功能房里定制了榻榻米、收纳柜和书桌,屋主很少在这里办公,主要是日常收纳以及偶尔父母来小住,书桌的设计也能满足以后小朋友的学习需求。
公卫
公卫是就是传统的三件套,淋浴、马桶和浴室柜,为了增加收纳特意把镜柜做了加长设计。灰色的氛围搭配原木色的浴室柜比主卫更理性沉稳。
编后语: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就像是一场梦,时而睡,时而醒。山川河流、云雾万物都生生不息。
花一些时间听虫鸣鸟叫,做一场白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