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工艺美术城陈晓威/摄
艺传千年,艺见莆田。第十六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第二届中国(莆田)香文化产业大会,将于11月24日-27日分别在中国.莆田工艺美术城和中国.莆田会展中心举行。匠心归来,一种艺术的享受和一场视觉的盛宴等着你!在这两个国家级的盛会上,设置有“雕魂”主题馆,以木雕为主,涵盖牙雕、竹雕、石雕、玉雕、泥雕、贝雕、银雕等12种莆田特色雕刻工艺门类,展出的是精美作品,展示的是精湛技艺,体现莆田工艺美术大师世代传承的“千年雕魂”工匠精神。
弘扬莆田木雕文化,再创莆田木雕辉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方文桃、佘国平、林庆财、李凤荣、黄文寿、黄福华、郑春辉、宋春国、吴文忠、陈明志等,他们的作品将云集“千年雕魂”雕刻艺术作品展,突显了“精微透雕”“精细圃雕”的莆田特色,展示了莆田木雕工艺的深厚底蕴,揭示了莆田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内涵。这是莆田木雕,一场高雅的艺术盛宴,古香古色的精品,表达莆田木雕艺术的巅峰;创新创意的佳作,传承着莆田木雕“艺术生活化、生活品艺术化”的灵魂!这是莆田木雕,“千年雕魂”的精彩演绎,成为莆田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建设东方工艺美术之都的中坚力量!
“千年雕魂”:工匠精神代代相传
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府新市莆田,留下了太多的文化艺术痕迹。而各种雕刻,无论是兴化府历史文化名街中的每一座建筑、每一扇门扇、每一根木梁,如三清殿、西岩寺、大宗伯第;还是乡村的每一座祠堂、桥梁、庙宇、牌坊、集体厝,那惟妙惟肖的外观造型、繁杂美丽的雕艺展现、形神兼备的国画艺术、笔补造化的书法艺术、巧夺天工的工艺美术,就是赓续莆阳文明基因库最有力的告白。莆田“千年雕魂”是一种吸引,一种激动,一种味道,更是一种奋进的节奏。当然,也是海风外乡亲认识“文献名邦”“海滨邹鲁”莆田的一把匙锁!
历史如潮,大道如砥。中国艺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技艺精湛,博大精深。莆田木雕工艺匠心独运,积厚流光,精微透雕,巧夺天工。
溯端竟委,探本溯源。莆田木雕工艺始于秦汉,兴于隋唐,辉煌于明清,鼎盛于现代。千年不衰,日久弥新,以艺取胜,声名远扬。
重温莆田木雕历史,讲好莆田木雕故事。公元前年,汉武帝派兵入闽平叛。东越国兵败莆田,山高林密,士兵无聊,采用树根雕成“小人”,斗戏玩乐,后发展成为富有地方特色的提线木偶戏,拉开了莆田木雕发展的历史序幕。晋隋以降,境内大兴土木,建设寺院,庙宇装饰和木雕造像的大量需求,促进了木雕行业的出现。唐宋盛世,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莆田木雕与工艺美术深度融合,迅速提升了木雕工艺水平,赢得了“精细圃雕”“精微透雕”之美称。明清两朝,莆田木雕成为朝廷贡品,收藏故宫,奉为国宝,并开创了中国木雕作品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世界金奖之先河。
新中国成立后,莆田木雕注入社会主义新文化,23件木雕精品参加国庆十周年“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倍受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和社会各界赞美。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改革开放以来,莆田艺雕产业乘改革东风崛起,迎开放浪潮扬帆。木雕艺人匠心传承,精益求精,千枝竞秀,推陈出新,境内形成了以木雕和古典工艺家具为龙头,以石雕、铜雕、竹雕、玉雕、牙角雕和草编、竹编、藤编、芒条编、棕编、塑编为支撑的产业体系。
踩着历史的音符,品读千年遗韵。艺术之都,千年古城——莆田市,一座拥有千年历史、千年文化、千年古韵的城市;一座叠压在千年灿烂历史文化土壤上的城市;一座获得全国工艺美术区域品牌最多的城市,先后荣获“世界中式古典家具之都”、“中国木雕之城”、“中国银饰之都”等13个区域品牌荣誉称号的东方艺都,它是全国三大银饰交易市场之一、三大油画产业基地之一、全球最大的沉香檀香木雕交易集散地,也是两岸工艺美术交流圣地。
如今,在莆田,在守正创新中,不乏有雕刻大师涌现。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公布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名单,我市共有10人获得国家级大师称号。他们并非天生拥有点石成金的能力,千年的艺术灵光,让他们守得住寂寞、沉得下心,用一生专注做一件事。人们赞叹于他们的作品,既是对千年艺术珍品的仰望,更是对古今莆田工匠身上所传承的工匠精神的赞叹。
如今,木雕、石雕、油画、金银珠宝等一系列工艺美术行业在莆阳大地发展壮大,拥有30余万名的从业人员,还有多家的生产企业,撑起了莆田这一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可谓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沙始到金!
香樟木巨型木雕《清明上河图》(宋代张择端版本全图)
沐浴着盛唐的时光出发,沐浴着开放的春天出发,沐浴着新时代的曙光出发,在塑造千年艺术与文脉杂糅的“莆田雕魂”路上,兴化儿女逐光前行的脚步从不停歇,展现艺术成就的崭新地标源源不绝,凸显匠心实力的生动坐标层见叠出,为莆田崛起镌刻下强有力的脚注,正孕育着一个个殷实又灿烂的产业集群。
“千年雕魂”:传承艺术赓续焕新
“千年雕魂”,这是莆田打造千亿工艺美术产业集群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莆田市重新定位产业体系,梳理出12条重点产业链,包括鞋服、工艺美术、食品等传统产业,新型功能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装备、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以及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和文旅经济。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莆田要秉承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精神,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为此,莆田市成立12个重点产业发展暨招商工作专项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和市长担任总链长、四套班子领导分别担任各产业链链长及副链长。
为了使我市工艺美术产业在传承融合中绽放芳华,我市提出要坚定信心明方向,莆田工艺美术产业有市场机遇、有独特优势、有匠心人才、有明确方向,要看趋势、看大势、看方向,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推动工艺美术产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要锚定目标强举措,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加大招商引资,推动转型升级,拓宽市场渠道,强化要素保障,努力实现“十四五”工艺美术产业产值超千亿目标。要凝心聚力再出发,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使,不断完善工艺美术产业生态圈,协同打造全链条工艺美术产业集群。
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陈晓威/摄
打好“组合拳”,奏出“交响曲”。
吹响“集结号”,迈开“弓箭步”。
在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下,我市出台了做大做强做优工艺美术产业的政策托举。积极搭建产融对接平台,鼓励直接融资,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拓宽实体企业融资渠道。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进一步缓解,更多民营企业引来资金“活水”,增强发展动能。这些“组合拳”“及时雨”,犹如“定盘星”“强心剂”,为工艺美术产业兴旺加码,为经济发展提速,真正让企业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雨中打伞”的贴心。比如,依托“党建+金融+工艺美术”融合模式,仙游相继出台“红木·质押贷”和“成品家具·质押贷”,不仅名贵红木原料实现可质押,今后红木企业还可通过抵押红木成品家具获得银行贷款,为“仙作”红木企业融资拓宽了渠道,让原料和产品这两大“沉睡的资产”变成“活资金”,解决了融资无抵押物的难题,全力以赴助力红木家具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图为三福博物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一角吴芹芹/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相向而行”谋发展,“把脉问诊”破难题——工艺美术产业,作为莆田传统的产业项目,老树开新枝,老树发新芽。莆田工艺美术拥抱“蔚蓝”,逐梦“深蓝”,“千年雕魂”流新韵,正在迈向更广阔的舞台。
如今,莆田的工艺美术企业开展出口外销业务,营销网络覆盖南美洲、非洲、中东、东南亚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业在转型升级,产业链在拓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莆田成立了“工匠学院”,形成“莆田工匠”系列工作内涵和品牌,,此举必将为莆田“千年雕魂”的传承与创新储备了大量的“大国工匠”。
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目前,我市工艺美术与文旅、服务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工艺美术产业拓出新天地。
莆田“千年雕魂”,从历史长河中走来,闪耀着伟大复兴的金色曙光。美轮美奂的艺术之光,用奔腾的轨迹勾勒一条宏大蓝图的经纬线,立起一路繁花竞春色的丰满塑像,构筑水秀山青稻麦丰的生态样本。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一代又一代的接力棒正薪火相传!
莆田侨乡时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作者:凌明信
编辑:吴芹芹
编审:郑育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