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家具,从木材开始如何一步步变成家具,其中曲折,慢慢分解
前段时间璞素的小编去参观了工厂,细解家具的生产流程之后,才知道每一件家具的得来都是如此不易,更知其珍贵,生爱惜之心,除却欣赏家具的建筑美与造型美之外,更能深入细节之中,体会到工艺之美,而工艺的精细与否,在与家具的日常朝夕相处中,尤为重要。
璞素的家具设计师在设计一件家具的时候,并不单纯从造型上来考虑,也会从材质、工艺上做考量,设计出稿之后,进入到制作环节,打样之后,再调整细节,如此反复,最终才成一件成熟的家具作品,呈现给大家。
一件家具,从木材开始,如何一步步变成家具,其中曲折,慢慢分解。
材料
璞素家具主要采用红木制作,因为坚持采用最传统的榫卯工艺制作,对细节精度要求高,红木材料的稳定性高,可与设计互相增色。此外,所选缅甸花梨和紫光檀材质,颜色、纹路、质感都比较雅正,与璞素所追求文人气息吻合。
缅甸花梨,属于花梨木类,学名大果紫檀,为五属八类里面的国标系。缅甸花梨的木纹清晰,结构细而匀,有些部位有明显的虎皮纹,断断续续很是美观,颜色偏红,木纹就是淡红色的,整体看好像肉色。
紫光檀,又名东非黑黄檀,属黑酸枝木类,为五属八类里面的国标系,密度高达1.3,坚硬、滑润,其切面打磨后形成的包浆亮丽非常,似铜镜可鉴,又恰似绸缎与美玉。因紫光檀的魅力既在于目赏,更在于手抚。出材率极低,只有8%~15%,大多为直纹,纹理均匀细密。
工艺
*界木
原木运回工厂后,木工根据目标产品进行选木,如餐椅扶手、背板和脚料选用弯的原木,家具面板选用直径大、木纹好的原木,再依据用料需求将原木界成不同规格、厚度的板材,满足长短搭配,综合利用,减少浪费,节约红木稀缺资源。
*备料+开料
备料,即根据产品技术资料或用料表,对所需要的不同规格的零件毛料进行备料。备料遵循着这样一套工艺流程:选料、配色、划线、断料、点数交下工序。
其中,选料和划线是这套工艺流程中的灵魂,要从长到短、从宽到窄依次取材,并将不同规格的料件分类进行摆放。备料之后,即根据技术资料将毛料加工成符合标准形状和尺度的产品零件,即为开料。
*机加
机加,即将产品零件分类加工成榫和卯,遵循拉锯、打眼、立铣、锣机、磨砂的工艺流程。认榫是最后一道工序,即进行局部试组装,以确保榫卯接口严密、形状规整。
*安装
安装,即组装,行业术语叫“攒活”,即木工根据不同木种的木纹和颜色将开好榫、凿好眼的部件进行配套组合,并按照家具结构装配图将所有部件正式组装起来。组装过程中利用榫卯结构——红木家具的灵魂,紧密结合,其中凸出的地方称为“榫”,凿空的地方称为“卯”。
*编藤
璞素的家具涉及许多藤面的使用,先在椅面上用绷棕,其上再蒙一张编织的藤面。藤面有手工编织与机器编织两种,一般来说,手工编织的进度极慢,但质感细腻,一张椅面需要编织两天左右,图为工人在清理藤上的毛刺,让日后家具的坐感更舒适。
*二次干燥
二次干燥,当家具(半成品)受潮、含水率高于14%时,须对其进行二次干燥。一般采用常规干燥窑进行二次干燥,干燥周期为6天,使含水率符合国家标准,低于14%,以防止产品细爆、褪色和变形。
*刮磨
刮磨,即刮和磨两个步骤,目的是把木工没有做细的地方加细。刮时用力要均匀,表面都要刮到,并且要来回刮。刮磨时要用3种不同规格的砂纸,即80#、#和#砂纸,依次由粗(80#)到细(#)对家具进行打磨,且要顺着木的纤维方向打磨,直至线条流畅、平整光滑、手感舒适。
*精磨
精磨为涂饰工艺中一种特殊的操作方法。经过反复的打白身、刮灰、打灰(用#、#的砂纸)、打磨(用#、#、#的砂纸)、精磨(用#的砂纸)、打蜡这一道道工序之后,家具作品不仅变得明莹光亮、色泽良好,而且具有防蛀防水防潮的效果。
介绍完了家具的工艺流程,其实在工厂还能体会到是严格的质量监控带来的整饬之美。
家具经匠人之手,耐心地打磨,细致地调整,让家具不止是一件作品,更有了人情的厚度和手作的匠心,惟愿每一件璞素家具都能够珍重与爱惜。
感谢可爱的匠人们,与设计师一同呈现优质的家具作品!
璞素设计总监陈燕飞在工厂
↓了解更多工艺详情可咨询璞素官方客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