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中式古典家具之美,一种可以触碰的东方

艺术,源自生活,却高于生活。美学,是艺术创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思考提炼和创作升华,是对一切美的事物的讴歌,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艺术之美,不应陈设于博物馆,不应脱离生活,只要用心观察,它,其实就在人们身边。红木,中式古典家具,它,有着自己对美的独特诠释,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种可以在生活中被触碰到的东方美学。红木:木之美红木多生长于热带雨林,土壤肥沃,雨水丰富,日照充足,在大自然赋予的天然环境中孕育着宝贵的生命气息,且生长周期漫长,使得木材木性极佳。常见的花梨木,酸枝木,紫檀木等:单纯从原木看,木质成色温润;毛孔细腻,张弛有度;木纹多变,抽象写意。经过精致地打磨,红木家具的木面触感平滑流畅,每一丝触感细细品味,都似乎在伴随原始森林做着呼吸吐纳,涵养着自己内在的精气神。红木:工之美中式家具自唐宋发展成型,明清到达鼎盛,自成形制式样,其中蕴含着无数匠人对东方艺术文明的萃取提炼。红木的名贵不是现在才被赋予,自古以来,它本身的木材价值就被古人所推崇认可,是一直延续至今的。好工配好料,红木古典家具制作工艺的发展基于古人对红木优质木材的认可,从而不断改进制作工艺,发展出木作榫卯,手工雕刻,髹漆涂装,螺钿嵌等等,让古典家具的制作工艺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成熟丰富。这些精湛的手工技艺赋予了红木家具工艺价值,榫卯的严丝合缝,科学构建,深雕浅浮雕镂空雕丝翎檀雕等多种雕刻,赋予画面感,髹漆漆膜的润泽丝滑,肌理高感,还有同玉石螺钿的镶嵌融合,丰富了素材,都使得红木家具从一件基础用具跃迁到可以观赏的工艺作品。红木:艺之美红木家具基于用具,因为各种传承的手工技艺使得它增加了工艺观赏性,但是工艺品是流于工业形式,如果按流水线的定义,似乎对于精工细作的红木家具又不够深度全面。从唐宋家具到明式家具、清式家具的阶段演变,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是古人同我们当代人一样,对生活的高品质追求,对艺术美学的热爱。所以,深究红木家具的制式造型工艺,背后蕴含着古人的设计思想,还有艺术穿透力,美学的感染力,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思想艺术精髓蕴含在其中。红木家具,不应停止于纯粹的明清古典,后人止步于仿古,止步于模仿。我们应当抱着虔诚心去继承古人的智慧,同时要有坚毅的创新精神,才能让红木家具在当代审美环境下,经历古典和时尚的融合创新蜕变。明式家具的线条、清式家具的沉稳、现代金属高级感、布艺面料的色彩感、软体海绵坐感、雕刻工艺的贵气、灯光暖白的温度、玻璃镜面的通透、线条比例的优雅,都能成为创新的思路和方向,红木古典家具也因此更具艺术气息,于此,它,蜕变成一件艺术品,一件在生活中可以时常去感知和对话的艺术品,传递着生活中的美学。红木:器之美“物”同“器”的区别在于,“物”属用具,“器”可承理,红木家具是一件物品,用是属性,所以有坐具、储物柜、摆放物件的条案和文人用的案台等等,但,它也是一件器,器的不同在于承载着人文思想。器,可以对话,可以冥思。红木家具的器韵,在于它的内容被赋予人文典故,处世经纬,哲学思想,能够孕育人们的深层次的精神寄托。它,可以述说一段仁义礼智信,可以描绘一幅千里江山美景,可以用线韵暗藏处世哲学,所以,红木家具的认知由浅入深,又是变得如此好玩且耐人寻味,沏一壶好茶,来,一起赏此番红木,此番景。

主编

观致

作者

观致

平面

可乐

以上部分图文资料来源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勿作商业用途,转载请注明出处。若有侵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内容。如果您喜欢请记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