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同样,中国古代家具的创造与发展源远流长。伴随着劳动工具、生产技术与工艺、使用材质、审美观等不断的变化与进步,以及手工业的发展,家具成为了流通的商品,而且室内和家具的设计研究参与者,除了工匠之外,还有统治者、文人、百姓等群体,这使得中国古代家具的水平在明朝时期达到了顶峰。明式家具是我国古代家具和民族的精粹,在中国古代家具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注重选材用料和材质肌理;讲究形式与功能的有机结合,符合现代的人机工程学原理;结构合理、造型简洁;工艺考究、繁简相宜。
明式家具中的硬木家具备受欢迎,囊括了文人雅客以及统治阶级追求古香古色的雅致审美。清代我国家具工艺制作更上一层楼,可以说是达到了封建时期的顶峰,不过清代家具相较明代家具有所不足。清式家具在继承传统家具制作技术的过程中,吸收了外来文化,形成了鲜明的时代风格,出现了特色地域式家具风格,如广式、苏式、京式等。清式家具的特征在造型上浑厚稳重、体量宽大,装饰上富丽繁重、精雕细刻,讲究奢华甚至超过实用性,形成了清代家具独特的风格,对现代家具设计影响较深。
二十世纪初,由于家具手工业的兴起,全国各地出现了具备家具生产能力的作坊、手工艺者等基础条件。因为加工工艺或者手段的不同,家具行业分为了中式家具和西式家具两类,出现了中国传统家具和新式“西体中用”的新家具这两种类型家具共存的情况。反观西方,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近代史的开端,文艺复兴式建筑取代了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式的家具在整个欧洲大陆流行近两个世纪。文艺复兴式家具在外形上,稳重端正,线条上严谨简约;在装饰特征上,装饰图案精美,呈现高贵华丽的风格。十七世纪,巴洛克式风格家具出现,传入法国之后经过演变发展,被称为路易十四式家具。巴洛克风格带着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造型华丽、装饰细节集中,多采用夸张的曲线和多变的曲面,做大面积的雕刻、金箔贴面,并且应用中国式的漆绘装饰等。
十八世纪,洛可可风格家具在欧洲流行并取代了原先的巴洛克式风格,当时法国处于“路易十五”统治时期,所以洛可可风格家具也称为路易十五式家具。洛可可家具是浪漫主义风格新家具,注重功能与美感的统一,造型上多采用柔和曲线,装饰上采用贴片、镀金等工艺;其中,在橱柜上描绘仿制中国的山水人物画,再涂以欧洲清漆或者采用中国的漆工艺。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初,欧洲古典主义文艺思潮盛行,新古典风格出现并取代了洛可可风格,成熟于路易十六时期,又称为法国路易十六式家具。路易十六式家具与以往洛可可风格家具截然不同,抛弃了复杂的曲线结构和繁密的装饰,造型上多采用直线。
在橱柜中也使用中国的风土人情画和花鸟画,使用黑檀木进行镶嵌和描绘,镀金雕饰运用花、叶、枝的造型,并用金色勾勒轮廓线。二十世纪初,欧洲各国出现了一些现代主义运动。较有影响的是荷兰的风格派和德国的包豪斯,并由此奠定了现代家具的基础。纵观世界漫长的家具发展史,尤其是欧洲历代家具风格流派的演变进程,它使我们注意到家具的风格、样式、流派等创新,最好的方法是从先人的艺术造诣中寻找新的可能性。造型差异中式家具:明代家具注重功能性和多样性,追求家具形制的线条美感,高雅与朴实相结合。清代家具种类更加丰富,比如桌、柜、箱、床榻、椅凳、几案、屏风等,受西方家具影响,造型浑厚庄重,追求华丽装饰和精雕细琢。
中式家具更注重意境与实用性的结合,且多采用高且整齐划一的脚部设计,尊重造型的对称、均衡的审美原则。西式家具:西式家具的造型设计多考虑面与面的关系,家具造型上分为对称和非对称两种,家具支撑脚多采用丰富的矮脚,多数脚部设计会拟用动物的造型。西方家具借鉴了中式家具的弯脚设计,把端庄的形体和优美的曲线结合运用到家具设计中。色彩差异中式家具:我国传统文化强调呈现事物的平和状态,在家具颜色的运用上多用较为朴素的颜色,表达出一种含蓄、沉稳、庄重的风格。因此以明式家具为代表,中式家具中倾向于应用原木的颜色和纹理,所以在颜色的使用上较为单一,色调深沉,强调古朴雅致,以黑、红、棕、黄为主,将木制本身的颜色和肌理呈现出来,体现物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
西式家具:西方文化中也有内敛的特性,但总体上相对较为奔放。文艺复兴时期,家具装饰色彩强调变化,频繁使用丰富的色彩,比如大红色、金色、白色以及蓝色;而且在装饰上的选择也是选择鲜亮的装饰物件,与家具的整体色调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体现出西方人大胆、浪漫以及热情的性格。总的来说,中西方家具在色彩搭配上相距甚远,中式家具的颜色应用原则是强调整体性,部分家具采用材质原色,体现出温和、沉稳和朴素的感觉。材质差异中式家具:明清家具多用紫檀红木、花梨木、楠木、胡桃木等,注重木材的质地,重在体现木材的色泽和纹理,不加油漆。在制作时考虑材质的特性与造型相互协调,一般采用通体光素,不加雕饰,突出木质本身纹理的自然美。
西式家具:西方认为柏树、冷杉和雪松等是“软木”,而“硬木”主要是指核桃树、樱桃树和栎树等,这一点恰恰和中国相反。处于同一时期的欧洲中世纪,采用厚橡木板为材料制作家具。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采用栎木、胡桃木、橡木。这类木料经过油漆和染色处理后呈深暖的褐色,适合于精美的雕刻装饰。装饰差异中式家具:把透雕和浮雕运用到家具上面进行装饰,雕刻图样多为传统的龙凤、花鸟、植物等,表达一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纹样方面注重写实,把纹样进行人为加工和提炼,形成了一种视觉符号。
西式家具:运用圆雕和浮雕进行装饰,雕刻图样多为植物、动物以及宗教符号等,表达人们对于神、智慧及天堂的向往。注重写实性,对于人像柱、动物爪之类的装饰十分细致。在嵌入技法上有很多不同的分类,嵌材也是多种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