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使用家具,那有想过我们日常知道的名字,后面藏着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吗?
桌与案
“桌”在古代有两种意思,都是表示人的道德品格。卓尔不凡,则是对器物外观的描写,一种承具。一般来讲,腿的位置决定了它的名称,腿缩进来一块为“案”,腿直接与四角连接为“桌”。
两种器物同为承具,但是古人却将它们分得清清楚楚,导致后来有人认为案的精神地位高于桌。这是因为一些词句的诞生,比如“拍案叫绝”、“举案齐眉”、“拍桌打凳”等不同情绪的表达,让桌与案之间有了区分。
几
“几”的本意是“坐而凭几”,就是古时人们依凭身体可作休息用,且可以放一些随手的物品的桌形器具。
几的外形起初是几面较窄,高度与坐身侧靠或前伏相适应。而对于不同社会地位,几的使用与陈设也有一定的区别,逐渐演变为放置小物件的承具,如花几、香几、琴几、茶几等,且这些家具至今也出现在居室中,为我们陈设一个雅致的空间。
床
床起源较早,席子出现后床就出现了。那时的床不仅是睡觉专用,在床上放上案几,就可以用作写、读书、饮食之用。也就是说在那时人们的生活中,床有不少的实用功能。
唐代出现桌椅后,人们的生活饮食渐渐变为坐椅就桌,不再在床上活动。床由一种多功能的活动场所变为一种睡卧家具,但是床的名称却一直没有变化。
柜
柜、格、橱、箱都是储物类家具,但是功能和形制上都有细微的差别。相对长时间的储物都用柜,短时间的储物都用格,格就是没有门的,这个格有时候简称为架,比如说书架、书格。柜类家具的强大收纳功能,就如今的中式家具来说,柜类家具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式家具的命名方式其实非常富有想象力和志趣,每一个名字的由来,背后都有大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