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家具解读系列之椅凳交杌

说到马扎您肯定知道,但说到“交杌”您就不一定听说过了,其实啊,这“交杌”,就是小马扎的学名,意为腿足相交的杌凳,来自古代的“胡床”。

唐代诗人李白的思乡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中的“床”并非是在指我们所说的睡觉的床,而是指的这种“胡床”。

交杌最早是游牧民族的用具,由于其可以折叠,携带、存放都比较方便,故古代行军征战都少不了它。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使用。尤其是小型的交杌,更是成为了人们的居家常备之物。

《北齐校书图》中的交杌

明代的交杌,最简单的是只用八根直材造成的,杌面穿绳索或皮革条带。较为精细的施雕刻,加金属饰件,杌面为丝绒等编织而成,有的还带踏床,另外,还有杌面由木棂造成的变体交杌。

黄花梨小交杌

此交杌为宫廷用具,属于无踏床交杌,做工考究。明榫构造,圆材而作。着地面的两根横材,断面作凸形,底平而宽,可以摆得很稳。轴钉穿铆外侧加垫护眼钱。杌面用黄色丝绒织成软屉,密无孔隙。交杌本为简洁之物,但此物由几种工艺配合制成,加之上等黄花梨料,取得了精工绚丽的效果。

无踏床交杌

黄花梨有踏床交杌

直棂上折式交杌

它与常见的软绳编屉交杌不同,而是以木框作杌面,折叠时须向上提拉,非常罕见,可谓非典型古典家具中的“异类”,别具一格。上折式交杌的结构,比普通的马扎复杂得多。交杌面用直棱组成木框,木框中缝下有支架,用铜环与木框连接。当木框放平可以就坐时,支架恰好落在杌腿相交处,使杌面得以保持平正并承荷重量。交杌折叠时,杌面须向上提折,与一般软屉的折叠方向恰好相反,整个设计颇为精巧。交杌大边雕螭龙纹,一侧设可翻转的脚踏。腿足相交处以铜轴衔接,腿足与底枨交圈处,以及凳面中轴和脚踏面板,均裹以铜件,即加强牢固,也起到装饰作用。

直棂上折式交杌

如果您有不同看法,欢迎讨论!

如果您也喜欢中式家具,想要了解更多,点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7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