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好白癜风费用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摘要:为提高中小径级的珍贵材在家具生产中的利用率以及家具产品的增值率,开展如何有效利用中小径级的珍贵材在新中式家具设计中的应用。针对木材供需不平衡的资源现状,以中小径级的珍贵材为家具材料,分析其定义、材质特性以及在家具设计中的利用方式,进而以产品增值为导向,新中式风格家具为例,综合考虑市场、用户和企业的需求,提炼出基于中小径级珍贵材的新中式卧室家具增值设计策略。并将理论应用于设计实践,在“三川”系列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弯曲构件、优化结构以及简化接口等现代工艺技术设计优化为Q系列。通过有效利用中小径级的珍贵材,综合视觉美感、功能需求、生产工艺等多维度实现新中式家具产品的增值,为家具企业开发生产新产品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径级;珍贵材;新中式家具;增值设计
虽然目前开发了用于制造家具的各种新型材料,但木材其特有的轻材质、高强度、易加工处理和表面涂装等特点决定其仍为家具原材料的首选。且进入21世纪以来,市场上大量供给的马尾松、桉树、杉木等速生用材树种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而人们对于珍贵用材树种的需求急剧增加。然而尤其近5年以来,珍贵用材的进口价格飙升,木材的国际出口量被严格控制并且大幅度减少。
且根据我国历次的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中发现大径级木材几乎消耗殆尽,在森林年龄的结构上,可进行采伐的过熟林和成熟林仅占18.2%,但幼林和中龄林所占比例相对较大,为67.25%。并且在我国各林地,小径级的原木如樟子松、红松、榆木、水曲柳等珍贵用材树种占据相当的比例,而其使用的价值却被低估。因此,面对木材资源供需不平衡的现状,如何有效利用现有中小径级的珍贵材,实现家具风格产品的增值,这是我们迫切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1中小径级珍贵材利用方式
1.1珍贵材的定义
珍贵用材通常是其树种具有密度高、硬度大、色泽深和纹理美的特点,适用于制作高档的实木制品(如高档家具、乐器及工艺品等)和高档装饰、装潢材料的木材。这一类林木虽然生长的速度缓慢、林区蓄积量较小,但其材性优良、市场紧缺,使得在价格方面相较于一般的木材远高。现只能定性地对珍贵材的定义进行描述,尚无任何定量的指标可进行分析确定。若要判断某一树种是否为珍贵材,不一定要全部满足密度、硬度、颜色、纹理四个方面的要求,若木材的其中一方面特点尤为显著,也可被视作珍贵用材树种。
1中小径级珍贵材利用方式
1.2小径级的定义及材质特性
根据GB/T-《小径原木》的规定,小径材为直径在4-16cm范围内的原木,相较于天然林的大径级材而言,其存在径级很小、出材率低、材质较差、力学性能不佳等缺陷。但在丰富的小径材资源中仍然具有大量制作实木家具的优良用材,例如珍贵用材的柞木、榆木、水曲柳等树种,其具有纹理美观,容易加工,胶粘性、油漆性能良好,力学强度、握钉力较强等特点,均能够满足一般家具用材的要求。在使用小径木设计家具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依据不同树种木材的自身材性特点,挑选适合的连接方式,扬长避短,从而能够更好地保障小径木家具一定的使用寿命。
1.3小径材在家具设计的应用方式
1.3.1原木
径级较小的小径材,如其直径大小为4-6cm间,干燥之后利用自身的直径大小、自然弯曲的程度以及断面特点等天然形状特征,结合大众的审美要求,直接用来制作出椅、凳、床类等原生态家具,不仅充分表现出材料本身的特点和质地,也可多方位考量进而提高家具产品的个性化,使得小径木家具更具备生态性、艺术性和观赏性。
1.3.2锯材
径级略大的小径材,如其直径大小为6-16cm间,加以合理地干燥或者去皮,按照产品所要求的一定尺寸,通过不同的锯解方式将小径木锯裁成规格板方材,或者旋切加工成圆棒状,也可以保留其本身的虫眼、节子等缺陷(同径级较小的小径材)。此外,根据小径材的线状特点,其锯材加工可进行旋切和弯曲两种方式,从而可制作成实木弯曲家具和旋木家具。
1.3.3集成材
以先分解再组合的步骤出发,合理锯解小径材为一定小规格的木方,经过干燥以后采用多种方式制作成集成材,将其使用在家具制造中。小径材加工成集成材主要有大幅面拼板、单板层积材、胶结方材和重组材四种加工方式,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小径木的材质,又可以做到小材大用,达到充分且高效利用的目标。其可以加工成任意形状的尺寸,适合制作有较多面板类的家具,例如衣柜和橱柜等。
■图1实木弯曲家具
■图2层积材弯曲家具
■图3增值点
2中小径级珍贵材新中式卧室家具增值设计策略
本文引入增值设计的概念,以中小径级的珍贵材为家具材料,采用新中式风格的家具为例综合考虑市场、用户和企业的需求,总结设计原则。并且在保证家具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能、使用期限、经济性和质量条件等要求后,结合现代工艺技术考虑如何后续生产制造,从而构建设计体系,能够达到节约木材、降低能耗、提升品质的目的,实现家具产品的增值。
2.1设计原则
从单体设计到系统设计的表现,以设计的角度出发,根据珍贵树种木材的材质特性,材料、颜色和造型间的搭配主要是体现在审美和功能这两个方面,重点放在新中式风格卧室系列各个家具产品之间的设计搭配与整体组合上;从整体设计到细节设计的考量,家具产品在细节方面的设计主要为满足消费用户深层次对质感的需求,涉及设计心理、人机关系等人为因素考虑实现家具产品的功能体现;从功能设计到情感设计的突破,在设计家具产品时不仅需要考虑到人们对于家具的实际功能需求,还要考虑到家具产品所能传递的情感语言。消费者能够从家具产品设计的细节化功能,找到情感的共鸣,解决潜在的需求,从而产生喜欢愉悦、喜爱等感觉;从技术设计到理念设计的转变,生产工艺技术与设计思维理念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在设计时,发挥中小径级材的材性特点,运用结构优化、简化接口以及弯曲构件等技术,结合调研结果,迎合不同人群的喜好,以一种新的生活理念传达传统的文化内涵,实现基于中小径级的珍贵材所设计的新中式风格卧室系列家具产品的高值化。
2.2设计体系
①市场消费人群的定位,通过对新中式风格家具的市场和用户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划分多样性用户,探究不同条件的用户群体对新中式家具的色彩、造型、结构、材料、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喜好,建立用户角色模型,挖掘期望与现实的矛盾及新中式家具设计的增值点,以扩展消费人群,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
③中小径材的多色拼板,保留木材本身颜色或对其进行着色处理,凸显木纹,进行色彩增值,并利用小径材锯解成一定规格的板方,采用不同的拼板方式形成大幅面,提高木材有效利用率,提升家具的品质。
④简化接口的结构优化,简化家具中的结构部件,优化榫结构的形式,实行标准接口,形成装配式标准化、模块化的榫卯结构,用户可以动手参与自行进行组装,同时便于包装和运输。
⑤标准个性的异型构件,利用小径材的线性特点,采用实木压缩弯曲技术从而形成弯曲构件,进一步实现标准部件的模块化并配置局部个性差异的部件,实现家具的批量化生产,又体现出用户个性化的追求。
3中小径级水曲柳新中式卧室家具设计实践
3.1“三川”系列
在应用中小径级珍贵材利用方式和遵循增值设计策略的前提下,本文以中小径级的水曲柳珍贵材为例,针对中青年目标人群,开展水曲柳新中式卧室系列家具产品设计实践。将完成的“三川”系列方案,进一步结合现代工艺技术(如结构优化及简化接口、弯曲构件加工等技术)完善为Q系列,从而降低材料成本和工时费用,实现家具产品增值的目标。
本系列为青年设计,传承中华“川流”文化,打造青中式家具。三川,取自川流之意,呼应设计亮点“水流状起伏的拉手”与“纵横交错的拼板”。充分利用不一的中小径材水曲柳,以多色拼板迎合青年喜好,营造若隐若现的中式婉转风景,勾勒以起伏蜿蜒的川流造型的实木弯曲构件,自然而然形成拉手、包裹、装饰的功能。
①衣帽架:打破传统形式,营造通透一体式衣帽架。明快舒展,流动线条,衣架为川流曲折的形态,使得衣物可以错落摆放,方便找寻与拿取。轻松整洁,简约有型,配以可旋转的置物圆盘,方便临时放置小物件。节省空间,低调融合,设置有可旋转的穿衣镜及稳固的实木圆盘底座。
②床:床头靠背整体走势环抱式,靠在床头有种舒适的包裹感,精巧灵动。腿部成方锥型,上粗下细,营造轻盈体态。
③床头柜:小巧精致,简约有型,将云雾缭绕山峦起伏之势刻画于抽屉面板之上。面板搭配深深浅浅的拼板,营造若影若现的自然意境,部分饰面条波浪起伏,描绘微波粼粼、水天相接的画面。
④衣柜:简约与变换的融合,实与虚的结合,大气磅礴,小处细致。衣柜面板中部利用不一的中小径材,从而形成特别的多色拼板,形成虚实格栅,体现中式风韵,配以川流起伏的拉手,浑然天成。
⑤梳妆台:通过木材拼接与弯曲构件的运用,灵巧轻盈,将自然美景融入家具之中。开合梳妆镜,如海上日出之美,独具一格,桌面下隐藏滑轨,镜面可进行滑动,避免夜间反光的困扰。桌面下沉储物格,方便桌面物品的分类,也降低化妆品倾倒的可能性。
■图4“三川”家具图■图5“三川”室内效果图
■图6衣帽架
3.2Q系列
Q系列套色以明亮简快的水曲柳原色搭配棕色,年轻时尚而又不失低调奢华,并采用实木拼板工艺,尽显木材的天然纹理之美,弯曲的底脚搭配金属,端庄典雅。基于“三川”系列的基础上,运用结构优化、简化接口以及弯曲构件相关技术进而完善设计方案,多次对其结构设计及制作工艺进行研究改进,从而降低家具的制造成本。
■图7床
■图8床头柜
■图9衣柜■图10梳妆台
表1.Q系列家具4结语
“增值设计”的理念由来不久,且其思想和运用还尚未能够形成社会形态的理论体系,研究和使用的范围相对比较狭窄,但存在于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中小径级的珍贵材家具增值设计,为解决基本用大径级珍贵材制作家具的资源短缺,有效利用现有性能良好的中小经级的珍贵材,以新中式风格为例,充分考虑市场、企业和用户的需求,从多方面进行增值设计的细化,综合其视觉美感、功能需求、生产工艺等多维度实现家具产品的增值。
注:本文来自《家具与室内装饰》杂志,本文欢迎个人转发朋友圈,其他平台转载请回复“转载”获授权。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