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人们对于文化与内涵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对于中国本土文化回归的要求也日益增强。新中式家具的市场逐渐拓宽,很多家具企业也逐渐开始新中式家具的市场拓展,开发各种新中式家具系列。目前在中国也有些品牌坚持走新中式家具的路线,并且试图从品牌的角度去体现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内涵。
新中式家具的设计师们将不同传统家具解构后,再把不同的部件进行重新组合,所谓重构,从而组成了一种新的形式。这种解构重构的方式想要通过一种不寻常的方式表达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设计感,它追求的是“新”的概念,尝试做新中式家具的“新”,因此设计出来的是新的样式,对于人的视觉也有一定的冲击力,有新鲜的感觉,令人耳目一新,记忆尤深。
不过单纯这样的结构重构只是一种工业化理性的方法,新的形式没有文化内涵的注入,还是不能让人能够持续地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新中式家具设计是要表达中式文化的内涵,传递文化概念精神。
因此很多新中式家具设计师们通过作品名称去传递一些文化内涵,而文字与形象却很难建立相应的联系,根本无法引起消费者的共鸣。设计师所采用的“设计语汇”并不能唤起人们的设计认同或文化认同,其仅仅是站在自身的角度上去强加给家具一种文化概念,而并没有去研究公众对此文化概念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对于新中式家具做出的各种设计,旨在表达中国文化传统的内涵,但是设计的结果一般是达到了“新”和“美”的境界,关于神韵内涵的表达还不够,一个真正好的新中式家具的设计是应该同时具备“新”“美”“神”三个层次,为人格化家具设计理论就提供了能够达到这种神韵的思想和方法。